近年來,在傳統經濟增長點發展趨緩的同時,一批新經濟增長點正在孕育興起,顯現廣闊發展前景,成為促進我國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力量。
消費結構升級孕育新經濟增長點。我國城鄉居民消費正從生存型向發展享受型升級,消費者對產品的質量、工藝、性能變得“挑剔”,品牌產品需求日益增加;人們更加追求精神文化消費和高質量服務,個性化需求、體驗性需求上升。隨著消費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文化、娛樂、旅游、教育、培訓、養老、家政、休閑、快遞、電子商務、信息服務、服務外包等產業將產生大量新的經濟增長點,并推動制造方式、物流方式、服務方式變革。
技術進步及其應用孕育新經濟增長點。全球技術創新漸趨活躍,出現了信息技術、能源技術、生物技術、材料技術交叉融合、深度滲透、群體興起的技術創新局面,許多領域處在商業化突破的臨界點,互聯網、生物與健康、高端制造和清潔能源技術成為全球范圍內新業態出現最密集的四大領域。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機器人、健康服務、下一代基因組學、能源存儲、3D打印、新材料、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車、信息安全等領域有望形成一批新的經濟增長點。
競爭優勢轉換孕育新經濟增長點。隨著低勞動力成本競爭優勢削弱,我國經濟競爭優勢必須向更多依靠知識資本轉換。知識資本可分為三類:一是可計算信息,包括軟件和數據庫;二是知識產權,包括專利、版權、商標等;三是經濟能力,包括品牌資產、高素質人力資本等。實現競爭優勢轉換,我國制造業將向信息技術深度應用、制造業和服務業融合、個性化定制方向發展,人力資本投入會明顯增加,技能型人才需求量上升,機器替代人工進程加快,品牌、專利、研發、設計、科技、信息網絡、軟件、數據庫等知識資本在經濟增長中將發揮更大作用。這些方面都蘊含著新經濟增長點。
產業鏈升級孕育新經濟增長點。為實現產業發展從國際產業鏈中低端邁向中高端的目標,我國近年來加大了關鍵技術和產品的研發與應用推廣力度,部分領域取得重要突破。同時,我國出口結構不斷優化,高技術產品出口比重提高,軌道交通、工程機械、發電以及一些重化工產業逐步“走出去”,一些企業國際化經營取得明顯進展。
綠色轉型孕育新經濟增長點。隨著我國從低成本要素投入、高生態環境代價的發展模式向創新和綠色發展雙輪驅動發展模式轉變,能源利用將向高效、綠色、安全的方向轉型,節能環保產業將實現快速發展,循環經濟會進一步推進,產業集群綠色升級進程將加快。綠色、智慧技術加速擴散和應用,將推動綠色制造和綠色服務業興起,帶來綠色增長新機遇。
(作者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版權所有:淮南東華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皖ICP備20004335號 皖公網安備 34040002000020號
公司地址: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區洞山賓館路 郵政編碼:23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