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是一把理解中國發展走向的鑰匙, 新常態要有新心態、新思維、新應對,堅持以新常態心態直面矛盾,以新常態思維化解矛盾
準確把握、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是適應國際國內環境變化、辯證分析發展階段性特征作出的科學判斷,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闡明了正確方位,指引了前進方向。
新常態是一把理解中國發展走向的鑰匙。事實上,“新常態”這一概念并不局限于經濟領域,而是具有超越經濟發展的更全面、更深刻的意涵。“新常態”已成為描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發展全新格局的代名詞,是認識和理解我們黨執政新理念的關鍵詞。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全面深化改革、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改善民生和創新社會治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強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開拓外交戰略和對外關系、全面從嚴治黨等方面帶來一系列新變化、新氣象、新特征,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這一新局面既不同于以往,又相對穩定,體現了當代中國發展的新態勢、新理念、新格局,是一種帶有趨勢性、不可逆的發展狀態,表明中國全方位走向新常態。
新常態要有新心態。當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事業、偉大實踐、偉大創造,使人們感受到改革發展的強烈脈動。新的改革大幕已經啟動,新的發展大局已經形成,我們面對的是一個正在走向新常態的中國。這種新常態是一個國家發展階段的升華,必須從理論和實踐上全方位、多視角解讀中國新常態,以積極的進取心態與之相適應,以波瀾不驚、處之泰然的大國平常心態來認識新常態、理解新常態、認同新常態、適應新常態。
新常態要有新思維。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社會生產力、綜合國力、人民生活水平實現了歷史性跨越,我國基本國情的內涵不斷發生變化,我們面臨的國際國內風險、面臨的難題也發生了重要變化,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當前黨和國家發展中必須解決好的主要矛盾。適應中國新常態,必須以全新的思維方式來認識和把握 我國發展新階段的新變化新特點,妥善處理各種重大關系。
新常態要有新應對。俄羅斯車爾尼雪夫斯基的名言:“歷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進的,有時穿過塵埃,有時穿過泥濘,有時橫渡沼澤,有時行經叢林。”中國正處在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的關鍵時期。堅持以新常態心態直面矛盾,以新常態思維化解矛盾,黨中央必將準確把握中國新常態,主動適應并引領新常態,牽引中國這艘承載著億萬人民希望的巨輪,乘風破浪,開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航程。
版權所有:淮南東華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皖ICP備20004335號 皖公網安備 34040002000020號
公司地址: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區洞山賓館路 郵政編碼:23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