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老齡產業,市場要充分發揮主體作用,真正“唱主角”,企業發展養老服務產業需要落實好以下三個策略:
進行嚴謹科學的市場需求調研
總體上講,我國對老齡產業市場有效需求還不太清楚,老齡產業市場到底有多大?需求有多少?迫切需要嚴謹科學的有效需求數據調研。老年群體是一個差異性很強的群體,不僅自身的經濟、文化、資產、身體、興趣、愛好、消費觀念、家庭情況等有很大的差異,而且與其所處的城鄉、區域、民族、風俗習慣等也有很大的關系,每一個家庭、每一個老年人,甚至同一個老年人不同時期的需求都是不一樣的。
另外,我們既要重視老年人的“普需”——吃飯、穿衣、洗澡、料理家務等老年人日常生活的普通性需求;更要挖掘老年人的“剛需”——失能護理、健康管理、心理咨詢、法律服務、金融理財、財產處置等老年人特殊需要的、不可替代的剛性需求。鑒于老年群體的特殊性和異質性,發展老齡產業首先必須進行嚴謹、細致、科學的市場需求調研,摸清不同類型老年人的真實有效需求,這是發展老齡產業必須做的基本功。
進行精準的市場定位
營銷大師科特勒認為“定位是對公司的產品進行設計,從而使其能在目標顧客心目中占用一個獨特的、有價值的位置的行動”。市場定位一方面強調的是產品的定位,即開發的產品要有獨特的個性,要與競爭產品有明顯的差異。同時,這種產品也要與目標顧客群體的需求相吻合。而對于企業來說,則“要將有限的資源聚焦于自己最專長的業務領域或細分市場,以獲取相對競爭優勢”,這就是著名的“定位理論”提出的要求。但目前我國老齡產業發展中一個突出問題就是產品的同質化嚴重,企業的市場定位、產品定位不清晰,這在老年人的用品、服務、旅游以及老年房地產行業里都非常明顯,以至于開發出來的產品或者服務不能滿足老年人的實際需要,難以形成有效的供給。從事老齡產業的組織,要在準確市場調研的基礎上,找準自己的定位,最關鍵的是真正以老年人為本,真正站在老年人的角度去研發、設計和提供既符合老年人實際需求,又有鮮明市場定位的產品和服務,而不是站在研發者角度主觀臆想的“偽”老年產品和服務。
更加注重服務
從某種意義上講,服務是老齡產業的生命線,提供人性化、專業化、情感化服務是老齡產業的本質屬性要求。國內外專家研究證實,老年群體的消費心理具有典型的“兩面性”特征:一方面既是心理脆弱、消費謹慎群體,對產品和服務持十分審慎的態度,對產品的實用性、服務的可靠性以及價格的合理性都有較高的要求,與青年和婦女消費群體的激情、情趣消費正好相反;另一方面又是情感依賴和相對穩定的群體,人到老年以后,其行為通常表現為,懷舊和沿襲舊俗的心態大于對新事物的學習和接受,一旦接受、習慣、認準了某種產品和服務,就產生了依賴性,就很難改變。
因此,對于企業來講,要根據老年群體的消費特征,在注意產品和服務質量功能的同時,更加注重服務,不僅要重視提高為老年人直接服務的水平,還要重視提高附加在產品中的配套服務水平,比如在老年人的生活用品、電子產品、康復輔具等產品的銷售、使用、維修等過程中,都要為老年人提供配套服務,這將有利于提高老年人對產品和服務的認知,逐步建立消費依賴,最終形成穩定的消費群體。
版權所有:淮南東華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皖ICP備20004335號 皖公網安備 34040002000020號
公司地址: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區洞山賓館路 郵政編碼:232001